所谓“积累”,《新华词典》解释为“逐渐聚集”。我理解,积累就是某一事物从无到有、从少到多、从小到大,一点一点发展,一步一步前进,到一定程度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积累,其实是质量互变规律的通俗表述。而人作为客观世界的产物,也毫无例外地遵循这一基本规律。
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,知识的丰富、素质的增强,都是在积累中完成的。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透过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评价,不难看到,正是积累使孔子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的人生历程。学会积累、善于积累、勤于积累,既是做人的本份,也是人生的必需。只有积累,我们的知识才会不断丰富,能力才会不断提高,素质才会不断增强,人格才会不断完善,实力才会不断雄厚。
积累要经常。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不能一曝十寒,更不能只有愿望而没有实际行动。保持经常性的积累,一要有很强的毅力,二要有勤奋的精神。毅力加勤奋,坚持下去,积累就会越来越厚实。
积累要讲究方法。积累可以分为有意识积累和无意识积累。所谓有意识积累,就是针对个人某一方面的弱项,或者根据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,特别关注某一方面的资料收集或者某一方面素质的提高。而无意识积累,就是不一定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方面的需求,去博览群书,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;去参与各种实践,增加工作阅历和社会阅历。
积累要善于总结归纳。如果我们可以把积累比作收购各种杂货的话,那么,总结归纳就是对杂货进行盘点归类,或存放,或舍弃,或加工,或使用。如果不善于总结归纳,积累的东西摆放杂乱无章,不仅不便管理,也不便取用。
积累要耐得住寂寞。鲁迅先生说:“板凳要坐十年冷。”科学家牛顿曾说:“假使你要获得知识,你该下苦功;你要得到食物,你该下苦功;你要得到快乐,你也该下苦功,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。”积累的过程是辛苦的,但没有今天的辛苦,哪有明天的幸福?积累就是在这种不断辛苦与幸福的转化过程中逐渐丰厚起来的。
积累要学会思考,在思考中激发创造性思维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、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次谈到“灵感”时说:“和艺术家一样,科学家也需要灵感。”“灵感从来只惠顾那些有心者……不要指望躺在床上就能获得灵感。也不要指望苦思冥想几天就能获得灵感。”“所谓灵感,并不神秘,它是在知识、经验和思索结合后,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。”“要等待灵感的垂青,就先得不停地学习,实践和思考……”袁隆平正是在一次次科学实验的积累中,在实践基础上的思考中,最终取得成功,创造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乃至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。
人生因积累而精彩,生命因积累而厚重,学识因积累而渊博,事业因积累而成功。让我们在积累中完成人生的光辉历程吧!
荀子:“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
刘勰:“积学以成宝。”
“得之在俄顷,积之在平日”《文心雕龙》
鲁迅:“无论什么事,如果继续收集材料,积之十年,总可成一学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