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汉中华阳古镇,始于秦晋,坐落在傥骆古道之上的“千年古城”。因其地处秦岭南坡的大山之中,山高水长,植被覆盖率高,四围少了都市繁华之喧嚣,入夏之时久居闹市的我们自驾前往,龙亭下高速,穿越70余公里崇山峻岭,到达华阳古镇,碧绿的田野、河道,原生态的傥骆古街就映入眼帘,岭南乡土田园、稻香的味道、农舍的炊烟扑面而来。

华阳古镇保持着明清建筑风貌,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要冲、经济重镇。至今古镇内还能看到城墙遗址、宋元风格的古塔和古戏楼;明清风貌的文武官员衙门、客栈、当铺、酒楼、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。这条街长600多米,如今被称为华阳老街。






到了以后,先解决温饱问题,出门在外最喜欢住可以自己做饭的民宿。去当地的菜市场感受当地的风土风味,采买当地的食材,自己做一顿美食。





吃饱喝足之后来欣赏山水华阳。登上神农阁,俯瞰华阳古镇全貌。
良好的植被,使白天的大气富含氧份,水分不易蒸发,有利鸟兽栖息繁衍。优美和幽静的森林环境有益于情绪稳定和身心陶醉,是天然氧吧。





1935年,红二十五军曾在此与国民党陕警备二旅作战大捷,建立了华阳苏区革命根据地,当年红军书写的9条标语至今犹存,1985年在华阳设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。



秦岭四宝朱鹮、熊猫,羚牛和金丝猴。当地人叫“华阳四宝”。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华阳古镇的“秦岭四宝园”,一站就能看到这四种珍稀动物,无需异域跋山涉水。

朱鹮!传说中的美丽吉祥、如意之鸟,在山水之间,就是这些小鸟们的栖息地。朱鹮是鹈形目鹮科,成鸟全身羽毛以白色为基调,脸朱红色,嘴长而下弯,飞行时,飞羽下面红色。在华阳古镇的河边、稻田、树上、空中时不时就能观赏到它们的风采。





华阳古镇北、东、西皆高而南低,古镇位于南端小盆地中。这种地文结构使华阳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气候宜人,为宜居之所。而其周边山地丰富的林特资源和众多溪流汇聚于此,具有富水之利,为乐居之所。形成山高不险而秀丽、水多无冲而清澈、林莽绵延而多彩,坝盆多丘利排水的大好地理格局。
从微观地文结构看,华阳古镇镇区地形地貌为三山对峙,两河并流,青山为屏,盆地为基,负阴抱阳,背山面水,古街区象一叶小舟,系泊于青山秀水之间,这是风水观念中宅、村、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,是古人和现代人共同追求的居家繁衍,大福大贵的聚财宝地。









最后给大家展示华阳美食。以此为腊肉、晒干的土豆片炒腊肉、绿豆腐丝、浆水荞麦面、烧土鸡、桨水菜拌豆芽、凉拌橡子皮、热米皮 、腊肉炒竹笋尖。









华阳,这座秦岭深山中的古镇,一切都是鲜活的、原始的、自然的、和谐的。踏过摇曳作响的铁索吊桥,登上两水相夹的舟上,欣赏古镇凹凸的古街;漫步于深山中的古镇,置身傥骆古道,连接陕南与陕北,想象那川流不息的商旅,挂着铃儿叮当作响的马帮,悠然自得的文人墨客,官驿疾驰的飞骑;还有四大国宝朱鹮、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栖息于此;1935年3月,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,北上抗日,途经洋县,在这里召开红二十五军史上重要的“华阳会议”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