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常识>

珲春:距出海口仅15公里,原来也是沿海城市?如今却被一座桥所阻

时间:2024-12-18 09:40:56


东北的珲春,在吉林省东部与俄朝两国接壤,曾经是一座崭露头角的沿海城市。这个城市背靠锡霍特山脉,倚山而立,东临彼得大帝湾,控海而望,紧邻图们江,临江而居。珲春这片土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,还是清朝的重要人参产地之一。然而,它的命运却在1858年发生了转折。

清朝前中期的珲春,拥有了“倚山、控海、临江”的良好地理条件,尤其在清朝康熙十六年开始,这片土地被封禁,15个卡伦在这里设立,严防人参的偷盗和海上边境的安全。清朝对珲春的统治力度可见一斑,甚至南海地区也备受关注,成为边防重点。


然而,历史的车轮不会永远停滞不前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清朝意识到重新获得出海口的重要性。1881年,清廷解封图们江以北的土地,吸引了外来垦民的涌入,带来了珲春的活力。1885年,中俄珲春东界约的签订,让珲春重新获得了通商口岸的权利。这份条约中重新界定了边界,并允许中国船只自由出入图们江口。

这一背后的故事才是珲春重新获得出海口的真正原因。吴大徵的努力,重新勘察界碑,发现了沙俄侵占土地的漏洞,并成功争取了10多里土地的归还。沙俄为了维护其“大国风范”,同意了珲春的出海权。这使得珲春的发展再次焕发出活力,渔业和商贸兴盛,前景一片光明。


要振兴东北,珲春的出海口是关键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恢复珲春的出海权需要政治外交的努力,也需要国内的合理规划和发展战略。重新疏浚河道,修建现代化的港口设施,以及加强与邻国的合作,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。

回望历史,珲春的命运在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。然而,珲春的历史也证明,无论遭遇何种挫折,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,都能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。要让珲春再次成为东北的重要出海口,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,不仅是政府的决策,也需要民众的支持和参与。

最新推荐